百科网(百科之音)

轮回

时间:2020-03-07 20:00:08

轮回(梵语:संसार,转写:Saṃsāra),是一种思想理论,认为生命会以不同的面貌和形式,不断经历生死。一般认为这些思想来自东方,但在欧洲亦有轮回观念,即希腊的轮回哲学,例如毕达哥拉斯及柏拉图等,和德鲁伊教;作为一种宗教体验,则被认为是世界的另一种真实(感官所认识世界的延伸)。

20170109113519734.jpeg

各文化中的概念

印度教

轮回起于《梵书》时代,成熟于《奥义书》,是流转之意。奥义书认为,轮回包摄三道,即天道、祖道、兽道。轮回是婆罗门教主要教义之一,佛教再将三道扩展为六道四圣。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到达涅槃的境界就可摆脱轮回。《法华经·方便品》:“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这一过程中,一个人当下所存在的状态称为今生,前一个轮回的生命体称为前世,下一个称为来世或来生。

佛教

佛教相信,除了已经解脱生死(如小乘的阿罗)或已经自主生死的圣人(如大乘的圣位菩萨)之外,一切众生都不能不受轮回的限制。佛教所认为的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轮回的范围共有六大类别,佛教称之为“六道”,而六道则是由“五戒十善”及“十恶五逆”所产生的类别。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也是另一生死的开始。如此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是所谓轮回生死。

从佛学术语的角度来看:人会转世,因为有我执、我爱、烦恼和业力,前两者是基础力量,而一般人几乎不会碰触到“我执”跟“我爱”这两个较为深层次的区块;凡人往往是在烦恼与业力上打转,而这两者的基础就是“受”,亦即感受。当我们感到开心、不适或无感,都会有相应的烦恼出现,烦恼导致业力,最后促成转世。而“感受”又是由肉体构成、扭曲与放大的。

从佛法角度来看,肉体之所以充斥着烦恼主要是因为它是“烦恼”的产品。佛教认为人此生的肉体,由过去世的烦恼和业力等原料所产生;依此往前无限类推。同理,人的烦恼与业力如果没有得到转变,它又会再次创造下一次的肉体、充满更多的麻烦。

这样就形成一种循环:烦恼与业力──肉体──烦恼与业力──肉体──烦恼与业力──肉体⋯⋯这就是佛法所认为的“痛苦”循环。

主条目:轮回 (佛教)

以佛学而论,众生从无始以来,因为对世间无常的真相无所了解、或因为对生命的实相不明了的无明,而产生种种导致不断生死的烦恼未能断尽,便辗转生死于三界五趣之中,或称在六道中循环往复,即“六道轮回”,至少要修成阿罗汉,乃至成佛,否则无有脱出之期。

从佛教的修行内涵三乘菩提中共通之法,即解脱道的智慧与修证道理来看,一世又一世不断出生以及老死的有情众生,一旦死去身心,便已不复存在于世间,但其中一定有一个能够串连三世轮回的生生灭灭最终达到不灭的真实的法。所以在佛教的轮回观中,并不涉及灵魂之说,因为佛教认为一般人所谓的灵魂仍然是有情的五蕴身,仍是会有寿命期限的、终究会消亡的、是无常的。佛学形象地将其比喻为用蜡烛的火点燃另一根蜡烛,蜡烛的相续正如前世、今世、来世,而在其中轮回的祇有火,每根蜡烛上的火有关联性,但并非是同一团,故说并非固定的“灵魂”,即所谓“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表现轮回运作方式的绘画称之为有轮,又可称为生命之轮、生死轮、六道轮回图等。

道教

道教的传统教义讲求“长生不老”,自全真道大量吸收佛教教义以来,也产生了例如佛教的轮回和转世观念,并对中国民间信仰影响至今。

例如古代善书《文昌帝君阴骘文》,记载了文昌帝神通过扶乩讲述自己从秦朝宋朝时所轮回转生为何人,有何作为等。在道教还有亡人落道的说法,是用术数的方式推断亡者下一世会落到哪一轮回道。

古希腊

俄耳甫斯教,古希腊教派即拥有轮回转世观。

其他

犹太教、基督教诺斯替派和伊斯兰教的部分神秘主义教派支持转世说,但对转世的观念没有形成类似于印度宗教的轮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