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百科之音)

西藏历史

时间:2020-03-10 20:21:02
分类:西藏

西藏位于亚洲腹地的青藏高原。在中文中,西藏既可以指传统意义上的西藏,即包括整个藏区,又称大西藏地区;也可以特指其西南部地区,即清朝以来分割边界后的行政区划,面积略大过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之范围。本条目正文中所指的西藏,若无特别说明,通常指大西藏地区,以更加方便和准确地阐述包含各个藏区的西藏整体的历史。由于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故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自古以来,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阻绝外来势力的侵扰,也保留独特的地域文化。自石器时代即在西藏高原活动的人类,逐渐发展成今日的藏族,而其绵延至今的文化中最引人瞩目的,正是在他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宗教色彩。

800px-Himalaya_composite.jpg

青藏高原的卫星航照,位于高原南缘的高山是喜马拉雅山,北端则是塔里木盆地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自称为“博(bod)”。“博”是集民族、地域、政权于一体的总称。满语、蒙语中则称“博”为“ᡨᡠ᠋ᠪᡝᡨ (tubet, 土伯特)”、“tübat(图波特)”。除了“博”和“图波特”这两个语汇以外,在历史上还可以找到“吐蕃”、“唐古特”、“土伯特”等其他对于西藏的称谓。对于在东部藏区(如四川、青海等)生活的藏民,部分族人会称呼他们作“西番”或“西羌”等等。

除藏族人外,世代生活着西藏地区的还有汉族、门巴族、珞巴族等。

名称

清朝的满族君臣把“乌思藏”理解为“西面的藏”,称之为“wargi dzang”,翻译成汉文时译作“西藏”,这样才出现汉文的“西藏”这个地理名词,清朝早期的文献称藏族为“图白忒”或“唐古特”,清顺治帝时称藏巴汗为“图白忒部落藏巴汗”,称达赖喇嘛为“图白忒部落达赖喇嘛”,清朝将达赖喇嘛、班禅喇嘛所居之地沿用藏族的习惯称为“乌思藏”、“卫藏”,后来又由“卫藏”一词演变为“西藏”。   

“西藏”一词最早出现于《清实录》康熙二年(1663年)八月丙申条中:“西藏班禅胡土克图故,遣官致祭。”

地理范围

“西藏”这个词汇所含括的地理范围,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西藏的两个主要定义:

广义的藏语文区域和藏民族区域亦包含不丹、锡金、拉达克(大西藏)、巴尔蒂斯坦(小西藏)。

本条目从历史的角度描述西藏,对地理范围并不执着某一时期的界定。西藏自治区以外的藏区,历史上并非始终被拉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