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百科之音)

摇钱树

时间:2020-04-09 19:47:03

摇钱树是指中国墓葬中的一种树形明器,主要发现于中国西南地区六朝时期,也叫钱树或升仙树,产生于东汉早期,东汉中期传至重庆地区,至东南朝时期衰亡。

SanxingduiMoneyTree3.jpg

造型

摇钱树大多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青铜树形铸件,有主干和枝叶,枝叶往往附有五铢挂饰,并且有人物、禽兽形象,有的树干上铸有佛像;下部为树座,树座有陶质、石质和铜质多种,表面有山峦、人物、神兽图像,也多饰有钱纹,顶端中空,用以插立上部的青铜树干。

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博物院的前身——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对四川彭山汉代崖墓进行了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珍贵文物。考古学者冯汉骥注意到这种器物,40年代将其定名为“钱树”或“摇钱树”,此名称被学术界广为使用。80年代起,开始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主张称为升仙树、宇宙树、金花树或柱铢树。

考古学家从中国西部四川省附近的两汉墓葬中挖出摇钱树,显示两汉墓葬中普遍使用摇钱树。到21世纪初出土的摇钱树共189棵,主要分布于今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和陕西省汉中地区,大部分都受损。北美博物馆收藏了大约20余棵。

最大的摇钱树高198公分,1990年在四川省绵阳市何家山二号汉墓出土。现藏四川绵阳市博物馆。该树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二十九种部件衔接而成。基座为红陶质,树干用青铜浇铸。树冠可分七层,顶层饰凤鸟为树尖;其下二层的干与叶合为一体,饰西王母、力士等图案;下部四层插接二十四片枝叶,向四方伸出。饰龙首、朱雀与犬、象与象奴、朱雀与鹿以及成串的钱币等图案。树干直径约1公分,叶片最长约15公分,最短为10公分,每片树叶厚约2毫米,树高约1米,为三向八枝。

含义

出土的钱树上常有西王母或佛像,而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顶部有西王母,其下树干节处有佛像,是罕见的一棵钱树上同时有西王母和佛像。刘向《列仙传》说:“历观百家之中,以相检验,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已在佛经……。”可见汉朝的人将二者看成意义一样,“佛即神仙”,才与西王母并列。

佛像在钱树上的位置有三种:

1.树底部。以彭山县汉崖墓的钱树为代表。

2.大多在树干上。以四川省绵阳市何家山及忠县涂井乡的钱树为代表。

3.树顶。仅有陕西省城固县的一例。

这些佛像不大,大多6-7公分高。造型上,头顶都有肉髻,有些前额有白毫,都是跏趺坐,右手结施无畏印,左手持僧衣下䙓。僧衣都是覆盖两肩,胸部皱折呈U形。这些特征都使人想到犍陀罗国佛像艺术。它们与四川地区早期佛像(如麻浩崖墓)的风格相似,证实它们的来源相同。日本私人收藏的钱树佛像肩膀有翅膀状突出,而西王母等也有此特征,可见佛像也受到崇拜长生不老神仙的影响。

邱登成提出:“摇钱树的图像内容主要是西南地区神之道及佛、道二教所尊奉的各种神仙、神兽、神禽,其内涵主要是反映仙化升天的思想。”摇钱树的功用是作为死者魂灵进入仙界的桥梁。这是当今广为接受的解释。张茂华指出,“摇钱树”上的五铢钱并不具备任何财富观念的意义,而是天和地(古人相信天圆地方)的象征,“摇钱树”是人们希望墓主通过“神树”由地面升天成仙的一种宗教性随葬品,应当属于“升仙树”的另一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