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指一种群体,这种群体倾向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甚少定居于一地。游牧是最早的人类社会形式,主要为狩猎采集。在古代,有很多不同的游牧民族,在农业产生之后,游牧民族逐渐定居下来,随着社会发展,游牧民族的数量不断减少,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则更加罕见。
游牧-采猎者
在动物驯化的约数万年前,游牧-采猎者是当时主要的生活方式,他们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目的是寻找猎物及野果。
著名的游牧-采猎者种族
- 非洲的匹格米人
- 非洲的布须曼人
- 在北美的印第安人
- 澳洲土著
中国历史上的游牧民族
在中国历史上,进入农业社会以后,汉族地区的汉族人以农耕为生,将漠北草原的游牧民族及西域的族群统称为胡人。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游牧民族有:
- 蒙古
- 匈奴
- 月氏
- 鲜卑
- 乌桓
- 羯(不确定)
- 氐(部分)
- 羌(部分)
- 柔然
- 突厥
- 回纥(回鹘)(西迁后部分转农耕)
- 库莫奚
- 契丹 (半农半牧)
- 乌孙
- 塞种
- 康居
容易被误认为属于游牧民族的民族
- 女真(渔猎民族)
- 满洲(渔猎民族)
- 维吾尔(农耕民族)
- 乌兹别克(农耕民族)
- 普什图(农耕民族):《清史稿·属国传》记载阿富汗“人皆土著,业农,无游牧。”
- 法兰克(农耕民族):《萨利克法典》有“擅自翻耕他人土地的罚款15金币,翻耕后又私自播种的罚款45金币”“如果有猪或其它牲畜跑到别人谷田中,牲畜的主人罚款15金币”等保护农田耕地之规定。
- 鞑靼族(农耕民族)
- 塔吉克族:(农耕民族)
- 达斡尔族(农耕民族兼事渔猎)
- 土库曼人(主要在沙漠绿州中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