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百科之音)

明朝大明

时间:2020-01-26 21:44:34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695px-永乐年间的明朝(简).png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屡禁不止,朱元璋加入红巾军并在其中乘势崛起,跟随占据濠州的郭子兴。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率部众先后攻占滁州濠州等地,并最终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采取朱升所建议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巩固根据地,让士兵屯田积粮减少百姓负担,以示自己为仁义之师而避免受敌。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等群雄势力后,朱元璋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登基称帝,立国号为大明,并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市),其辖区称为京师,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称朱明。后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汉族政权收回,结束蒙元在中国汉地的统治,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其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也自此失踪。朱棣登基后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市),将北平布政司升为京师,原京师改称南京。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郑和七下西洋,此后许多汉人远赴海外,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后的仁宗和宣宗时期国家仍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时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则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宁王之乱。世宗即位初,引发大礼议之争,他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鲜进而入明的计划,然而因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称万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明中期的政治混乱。

万历一朝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后铲除阉党。然而因其重用东林党治国导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4月25日(旧历三月十九),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顺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于煤山,是为甲申之变。随后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于江南地区相继成立南明诸政权,而原本反明的农民军在李自成等领袖死后亦加入南明阵营,这些政权被清朝统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1662年,明朝宗室最后政权被铲除,永历帝被俘后被杀,满清又陆续击败各地农民军,以及进攻由郑成功收复并由郑氏家族管理的台湾,1683年,奉大明为正朔的明郑向清朝投降,汉族抗争力量方为清朝所消灭。

明代的核心领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兴安岭及黑龙江流域,后缩为辽河流域;初年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改为今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改为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经在今中国东北、新疆东部及西藏等地设有羁縻机构。不过,明朝是否实际统治了西藏国际上尚存在有一定的争议。明成祖时期曾短暂征服及统治安南[参 22],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据《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例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明太祖在诛杀胡惟庸后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为加强对全国臣民的监视,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明宪宗时再设西厂(后取消),明武宗又设内厂(后取消),合称“厂卫”。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权的陋习,然而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团的集体意见足以与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决断两相僵持不下时,也容易产生一种类似于“宪法危机”的情况,因此“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但明朝皇权受制于廷臣主要是基于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为明朝当时风气普遍注重名节,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但是,皇帝随时可以任意动用皇权,例如明世宗“大礼议”事件最后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结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张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国号及称呼

朱元璋早期给新的王朝定名为大中,后正式定国号为“大明”,是元朝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把“大”字加于正式国号之中的大一统王朝,又称皇明,后世称为明朝或明代,又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部分人认为明朝之号承袭自小明王韩林儿之号,但韩林儿的国号为宋,而朱元璋部的大旗“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九天日月开黄道,宋国江山复宝图”反而有些关系。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以“大明”为国号以表示自己的正统地位,亦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

但七十年代,学界开始有人质疑“明王”是否出于明教(摩尼教) 。八十年代初,杨讷阅读现存所有元代白莲教史料后,否定吴晗学说。他除指出吴晗论文方法上的错误,及引证史料之疏漏外,并以传世史料,证实元末起事者所提“弥勒佛下生”与“明王出世”口号,均与明教无涉,而出于佛教经典。但不论吴唅或杨讷,都是从宗教角度来探究。直到2014年,北京大学博士生杜洪涛突破了吴晗学说窠臼,循元明承续的思路,参照赵翼大元国号出自《易经•乾卦》“大哉乾元” 文义,而主张大明国号亦出自《易经•乾卦》“大明终始”这一字句,为大明此一国号的源由又增添了一种说法。

1644年4月24日(旧历三月十八),明朝首都沦陷后,明朝宗室在江南地区建立政权仍沿用大明国号,别称南明或后明,清廷则称为伪明,一直坚持到1662年。而郑芝龙、郑成功等郑家势力在台湾建立了政权,仍奉明为正朔,史称东宁王国。

还有人指出,明之得号出于明教。明教在唐朝武则天延载年间,传到中国,但是一直保持神秘,因为明教宣传的是“弥勒降生,明王下世”。一些反抗朝廷的人经常借助于明教来号召群众,为了保护自己,明教就跟佛教拉上关系,和佛教的白莲宗拉上关系,最后就形成了白莲教。所以从唐朝、宋朝、元朝明教是时而浮出,时而潜入地下,但是常常用作反抗朝廷的武器。

明朝古诗

    明朝的故事

  • 己巳之变

    己巳之变

    己巳之变,是明清战争的一部分,明朝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女真(后金,满清)可汗皇太极率兵十余万直逼帝都北京,为第一次清兵入塞。崇祯帝令孙承宗、袁崇焕驰援,女真攻至北京城之下,阵斩明
  • 一片石之战

    一片石之战

    一片石之战是公元1644年发生于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的战役,作战双方为清军、山海关明军和大顺军。清朝透过此战的胜利而最终清兵入关,建立统治。
  • 中国明朝靖难之役(靖难之变)

    中国明朝靖难之役(靖难之变)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中国明朝初年建文帝在位时发生的一场因削藩引发的争夺皇位的内战。建文元年七月初五(1399年8月6日),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战争
  • 明末农民战争之凤阳之战

    明末农民战争之凤阳之战

    凤阳之战,明朝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明末农民战争中,起义军首领张献忠率军为了攻克凤阳府进行的远袭战。
  • 南阳之战

    南阳之战

    南阳之战1641年到1642年在河南省南阳市爆发的战争,该地是丝绸之路源头。明朝末年南阳爆发数次战争。1641年李自成破秦师,获马二万,降秦兵数万,乘胜攻南阳。
  • 天启五年柳河之役是明朝与后金的一场小型战斗,以后金小胜收场。

    天启五年柳河之役是明朝与后金的一场小型战斗,以后金小胜收场。

    柳河之役发生于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是明朝与后金的一场小型战斗,以后金小胜收场。
  • 大凌河之役

    大凌河之役

    大凌河之役发生在崇祯四年(1631年),祖大寿筑大凌河城(今属辽宁锦县)。
  • 浑河之战 (1621年)

    浑河之战 (1621年)

    浑河之战,是指1621年的一场明朝军队和后金军队发生的战役。
  • 朱元璋杀人如麻,为何没人暗杀朱元璋?

    朱元璋杀人如麻,为何没人暗杀朱元璋?

    说起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于老百姓来说,不得不说他是一位非常好的皇帝,但是对于朝臣来说,他是一位暴君。因为在他统治期间,朱元璋杀了不少的功臣和贪官。朱元璋所制造的惟庸案
  • 什么是戚家刀?戚家刀与日本刀有什么不一样?

    什么是戚家刀?戚家刀与日本刀有什么不一样?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明代早在太祖当政时就已经专门设置了管理兵器的军器局。明朝的军刀样式繁多,比如摩挲刀、滚刀、马刀等,其中大多数都是在承袭宋代军刀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