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百科之音)

清朝大清,大清国,大清帝国,中华大清国,满清,皇清

时间:2020-01-26 22:03:23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国号为大清(穆麟德:daicing gurun,太清:daiqing gurun),对外使用中国、大清国大清帝国中华大清国等名称,又称满清(蒙古语:манж Чин)、皇清,是中国历史上由满族建立的一个大一统朝代,亦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统治者为起源于明代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512px-Map_of_Qing_dynasty_18c_Chinese.svg.png

满人源自女真,皇族爱新觉罗氏为建州女真一部,隶属明朝建州卫管辖之部众。建州卫是明朝在中国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属于明朝边防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而爱新觉罗氏世代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大金(史称后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称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定国号为“大清”,当时其领土仅止于中国东北及漠南地区,但已对退守长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胁。1644年,大顺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三桂部等原明朝残余军队为对抗李自成而归降清军,由此清军进入山海关内,在击败农民军后迁都北京,并开始大规模南下。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华北残余明朝势力、李自成的大顺军、张献忠的大西国、南明和明郑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历经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综合国力及经济文化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统治着辽阔的领土及藩属国,史称康雍乾盛世,是清朝发展的高峰时期,亦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其最高决策单位随皇帝的授权而变动,例如军机处、总理衙门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权。清中期文字狱兴盛,若有疑似反清复明的运动与散播被认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会引来冤狱,牵连多人受害。军事方面,清朝在初期建树巨大,原先以旗人的八旗军为核心精锐,庞大的绿营为主力,而后期逐渐以绿营和地方团练如湘军、淮军为支柱。清朝领土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清初期所进行的陆上与海上扩张,以及对边疆地区的强而有力的施政,奠定了现代中国所继承的基本版图与统治。清极盛时可达1310万平方公里之巨,在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元朝,即使在清末也维持1130万平方公里。政治稳定、广泛种植新作物与赋税制度的改变,使得中国人口最后突破以往的平均值,达到四亿左右。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带动经济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外交接触方面,除了与周边东亚国家有往来,当时正值航海时代的欧洲人,直接透过海路来与中国贸易和传教活动,当时主要集中于广州,不过西方列强在18世纪左右凭借著工业化的突破,开始大幅拉开国力差距,鸦片战争开启中国近代历史,使中国由东亚的中心变成列强环伺的国家。列强迫使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以武力获得在华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与内忧的同时,也一直处于改革派与守旧派拉锯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学与文化亦引入中国,让清朝发起一连串的改革与革命,如洋务运动,促使中国文化的成长与革新。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中国国际地位大为降低,列强加速划分势力范围。而其后的维新运动也随守旧派抵制而告终。在义和团运动排外反列强失败、引来八国联军侵华后,清廷也推动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内容让许多立宪派知识分子失望,转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统帝(溥仪)于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灭亡。清朝从后金时期算起,共经历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聪),国祚长296年,又有满清十三皇朝之称;如果自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开始算起,共经历11位皇帝,12个年号。国祚长276年。如果自1644年迁都北京入主中原以来则有10帝,历时268年。

国号

名称来源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入关后成为元朝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把“大”字加入正式国号之中的大一统皇朝。皇太极改国号的原因,未有史料明确记载,有说法认为是为了掩盖女真曾臣服于明的历史以鼓舞士气;“清”之国号,或云是金的谐音,而且满人尚青,加水字边以符合五德终始说,用水免去朱明(朱是指明朝皇帝的姓氏,明是明朝国号)之“火”;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大清”这一国号并非来自语,而是满语中的一个蒙古借词“ᠳᠠᠢᠼᠢᠨ”(Daičin),原意为“善战者,战士”,故“大清国”的意思是“上国”或“善战之国”;但此论述存有争议,有学者从语言与文献考证等反驳,指出清朝统治者编撰的语言辞书皆无此用法。

清朝古诗

    清朝的故事

  • 己巳之变

    己巳之变

    己巳之变,是明清战争的一部分,明朝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女真(后金,满清)可汗皇太极率兵十余万直逼帝都北京,为第一次清兵入塞。崇祯帝令孙承宗、袁崇焕驰援,女真攻至北京城之下,阵斩明
  • 清朝灭南明弘光政权之战

    清朝灭南明弘光政权之战

    清朝灭南明弘光政权之战又称清灭弘光之战,明思宗朱由检殉国后,明神宗朱翊钧之孙,福恭王朱常洵长子,大行皇帝之从兄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改明年为弘光元年,在位仅一年余。弘光元年(1645
  • 一片石之战

    一片石之战

    一片石之战是公元1644年发生于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的战役,作战双方为清军、山海关明军和大顺军。清朝透过此战的胜利而最终清兵入关,建立统治。
  • 夷陵之战(猇亭之战、彝陵之战)

    夷陵之战(猇亭之战、彝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清朝避讳称彝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进攻江东之战役,是东汉末年、三国初年“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中的最后一场。221年七月,即
  •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清朝究竟有多腐败?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清朝究竟有多腐败?

    自秦始皇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官员以钱粮为薪俸向君主效命起,古代官场就伴随着不可避免的腐败问题。腐败犹如过江洪水般波涛汹涌危害无穷,轻者压榨百姓,营造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