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百科之音)

三国三国时期,三国时代,

时间:2020-01-26 19:30:59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下启西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蜀汉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581px-三国行政区划(简).png

三国疆域图:绿色为曹魏疆域,黄色为蜀汉疆域,红色为孙吴疆域。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文化

学术思想

汉晋之际的学术思想发生剧烈的变动,主要受传统思想的变化与政治斗争有关,前者成分居大。由尚交游、重品藻,反动而变为循名责实,归于申韩。因尚名务虚伪反动而为自然、率直,归于老庄。由于东汉晚期政治败坏,局势混乱。曹操与诸葛亮采用名家法家的思想来恢复社会秩序。曹操提倡信赏必罚,主张法治。提出“用人唯才”的观念打破以门第或名教的标准。诸葛亮也提倡法治观念,入蜀后修明法制,执法公平。提出“治国之要,务在举贤”的主张以任才适用。他也重视军法,如街亭之战马谡违反军令而被斩,他也自贬三等。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想为此后魏晋玄学思潮提供了基础,使名士基于政治黑暗将焦点由名法的具体问题转向玄学的抽象思辨。

经学方面,汉末郑玄之经学已甚受推崇。然而在魏晋之世,王肃继承父学而注经,其对经学的见解与郑玄不同,遂有郑、王两派互相驳难。西晋篡魏后,晋武帝司马炎为王肃外孙,王学遂被立为官学,黜郑申王,王学成为一时宗主。然儒家经学已经陷于穷究章句之僵化境地,日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一些士人开始回归传统文化,研究道家思想。玄学应运而生。

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思想。《老子》、《庄子》和《周易》是主要研究对象,合称三玄。玄学家好谈玄理,不谈俗事,称为清谈。曹魏后期正始年间,名士何晏、王弼尚谈老、易,王弼注释《老子》并以老子思想解释《周易》,从而开启玄学清谈之门。主张万物皆生于无,以无(道的原理)为本,有(表象)生于无。进而,提出‘名教出于自然’,名教与道的关系,是子与母的关系。魏末晋初,司马氏已经权倾天下,党同伐异,篡魏之心昭然若揭。一部分士人既不愿意与司马氏合流,又无力改变现实,于是生求道出世之意。提倡老庄思想的自然真性,鄙视司马氏以儒家名教束缚世人的虚伪。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为代表,他们把焦点由思想理论转移到人生问题上。当时司马氏以崇尚名教自饰。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嵇阮等人认为儒教礼法压抑自然真性,强调‘心与善遇’而回归真诚无伪的人性。他们不拘礼俗,甚至放浪形骸,以此不贤行为拒绝为司马氏征用。嵇康被杀后,竹林玄学陷于沉寂。西晋武帝死后,晋惠帝时期,朝纲紊乱,政治凶险黑暗。玄学重新兴起。

而蜀汉继承东汉儒学道统,蜀汉刘禅时期,诸葛亮奏请册封甘夫人为汉帝刘备皇后,就是按照儒家礼制来做。刘备、诸葛亮对蜀地的儒学、儒生都是尊重的。任用杜微、周群、杜琼孟光等等人才,或为做官,或为儒林校尉、典学校尉、劝学从事,有的被任命为太子家令、太子仆、太子庶子。蜀汉的政治指导思想,和东汉一样,都是儒。至于诸葛亮推崇法家,但并未放弃德政,儒家也要刑法,但以德政为最终理想。

文学

三国文学中以曹魏文学最盛,分为前期的建安文学及后期正始文学,其中建安文学反对靡弱诗风,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这是因为自曹操等人热爱文学,各地文士纷纷吸附。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为“三曹”及“建安七子”。其他的文学家还有邯郸淳蔡琰繁钦、路粹、丁仪、杨修、荀纬等。曹操具有沉雄豪迈的气概,古朴苍凉的风格,著有《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让县自明本志令》等文。曹丕及曹植才华洋溢,曹丕著有文学评论《典论》,导致文学开始自觉发展,加上他本身亦从事文学创作,擅写七言诗,故亦跻身“三曹”之列。曹植具浪漫气质,著有《洛神赋》等文。建安七子与蔡琰、杨修等人关心现实,面向人生。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汉末以来的社会变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例如蔡琰的《胡笳十八拍》。

正始文学时期,由于当时政治形势受司马氏操控,文人备受压抑,难以直接面对现实。当代的作家有竹林七贤的嵇康、阮籍及何晏、夏侯玄、王弼等“正始名士”。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击溃曹爽等皇室势力,至此司马氏掌握魏室。而司马师、司马昭对反对派采取高压政策,使得正始文人大多寒蝉不敢作为,转而通老庄,好玄学。对于社会现实,不如建安作家那样执著,持比较冲淡的态度。然而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咏怀诗》尚继承“建安风骨”,敢于面对司马氏政权,其文学都有鲜明的特色。《文心雕龙》提到“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惟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说明了阮籍和嵇康皆为正始文学的代表诗人。

孙吴作家有张纮、薛综、华核、韦昭等。张纮为孙权长史,与建安七子中的孔融陈琳等友善。薛综为江东名儒,居孙权太子师傅之位。华核则是孙吴末年作家。蜀汉作家有诸葛亮、郤正、秦宓、陈寿等。诸葛亮作为一代政治家,他的作品有《出师表》等。其文彩虽不如他人艳丽,然而内容浅易,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露出他北伐的决心。秦宓所写的五言诗《远游》,是蜀汉流传下来唯一可靠的诗篇。蜀中亦多有学者为书作注,如:许慈、孟光、尹默、李譔等,蜀汉后期有谯周、郤正都醉心于文学,谯周更写下了《仇国论》讨论过度征战的缺点,及郤正以依照先代的儒士,借文表达意见的《释讥》。 东汉末年亦有研究纤图、术数的学者,如:任安、周舒,之后出现了周群、杜琼等人。

三国时期有名的史学家有王沈、鱼豢、韦昭及陈寿。王沈的《魏书》被史学家刘知几评为“其书多为时讳,殊非实录”,这跟他亲附司马氏势力,打压魏帝曹髦有关,故该书的参考价值也相对较低。韦昭善写史,著有〈吴鼓吹曲十二曲〉,内容为整部孙吴发展史,与缪袭的〈魏鼓吹曲十二曲〉南北相对。他又著有《吴书》55卷等。陈寿编写的《三国志》为前四史之一。他参考《吴书》及鱼豢撰写的《魏略》等资料,采三国并述的方式,创新纪传体史书的写作模式。虽仍有不足之处,但实为研究三国历史不可或缺史籍之一。


    三国的故事

  •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有哪些军事发明?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有哪些军事发明?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
  • 诸葛亮有哪些文学书法作品比较出名的

    诸葛亮有哪些文学书法作品比较出名的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焚毁袁军粮草,使得袁军丧失斗志,继而击溃袁军
  •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南攻荆州之战役;亦可单指于长江赤壁-乌林一线之决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也是汉末三国时期最著名之战役,并且是第一次发生于长江流域的
  • 三国的军师排名 谁才是最强军师?

    三国的军师排名 谁才是最强军师?

    在我国历史上的三国乱世时期,出现了非常多有才华的人,各色人才是层出不穷。不过对于各方势力来说,作为军师的谋士,其作用往往要比那些生猛的武将要更加重要一些。君不见天下无双
  • 三国兵器谱上最为知名的兵器

    三国兵器谱上最为知名的兵器

    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豪强争霸史,三国时代更是将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与三国英雄人物同样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三国文化沉淀千年衍生出来的三国兵器谱。除了皮甲、鱼鳞甲、玄甲、
  • 历史上的于禁被低估?曹操帐前于禁为何深受曹操器重?

    历史上的于禁被低估?曹操帐前于禁为何深受曹操器重?

    历史都低看了于禁,就是曹操帐下名将如云,于禁在曹操集团那也是一颗闪耀的统领。于禁早些年跟随鲍信,后鲍信阵亡,鲍信部将归顺曹操,于禁成为了曹操集团中最早的一批将领。在灭黄巾
  • 关羽死后,赤兔马真的绝食而亡了吗?

    关羽死后,赤兔马真的绝食而亡了吗?

    吕布被曹操战胜之后,曹操处死了他,而赤兔马则被曹操收入囊中,不过因为难以驯服,导致此马一直都没有再次认主,直到曹操为了拉拢关羽,将赤兔送给了关羽,赤兔这才再次认主,成为了关羽的
  • 关羽真是大意才“失荆州”吗?

    关羽真是大意才“失荆州”吗?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刘备在汉中称王。此时,刘备集团处于最强盛时期,不仅拥有包括汉中在内的整个益州,还拥有荆州的大部分,总体实力虽不如曹操,但已隐隐超过孙权,初步实现
  • 关羽投降曹操的背景是什么?

    关羽投降曹操的背景是什么?

    东汉献帝建安四年年十二月,正当曹操部署对冀州牧袁绍作战之时,原依附曹操的刘备袭斩徐州刺史车胄,又击败曹操派去讨伐的司马长史刘岱军,据有徐州、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等地,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