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百科之音)

清朝兵制

时间:2020-04-23 00:25:44

中国清代的军事制度。既因袭历代王朝的旧制,又保留有满族传统,并受到西方近代军制的影响,逐渐建立和发展近代军事制度。清朝前、中期,兵权集中于皇帝。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设军机处,是协助皇帝执掌军政的中枢机构。设兵部为最高军事行政机构,掌管军队行政事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兵部改为陆军部,主管全国兵政和统帅全国军队,后增设海军部统管海军。宣统三年(1911),改责任内阁,另设军咨府,废除军机处。清朝前期,军队分为八旗兵和绿营兵。八旗兵以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八种旗帜为标志。初期实行兵民结合、军政结合、耕战结合,以旗统兵。旗主皆世袭,凡旗人男丁皆可世代为兵。以三百丁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是为一旗。太宗时增设蒙古八旗、军八旗,共二十四旗。清兵入关后,八旗兵仍沿用以旗统兵的制度,但已成为直属国家的常备军,分为京营八旗和驻防八旗。京营八旗负责戍卫京师,控制全国;驻防八旗负责镇守地方,监视绿营。绿营兵是仿明代卫所制改编和新召的汉兵,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兵籍由兵部管理。绿营除少数驻京师外,其余分屯各省,以备征调。有马兵、步兵和守兵,沿江海还有水师。按标、协、营编制。初期实行招募,后转为世袭。1840年以后,八旗兵、绿营兵已腐败不堪用。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清廷谕令各省举办团练。曾国藩在原乡勇的基础上创建湘军,募团丁为官勇,按营哨编制。李鸿章仿湘军制度组建淮军。其他各省也仿湘军制度招募乡勇,建立勇营。太平军被镇压后,未解散的部分湘军及淮军改为正规军,驻防要地,称防军;又从绿营中挑选官兵按勇营制度编练,称练军。从此,防军、练军成为清军的主力。这一时期,清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发生了明显变化。清廷开始购买、仿制洋枪洋炮和轮船铁舰,举办武备学堂,雇用外籍教习和顾问,仿效西方操典训练,并建立了近代海军。1894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编练新军。中央设练兵处,各省设督练公所,改编军队,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新军分常备、续备、后备三等,按军、镇、协、标、营、队、排、棚序列编制。镇为基本建制单位,由步、马、炮、工、辎重等兵种组成,官兵定额12512人。新军实行募兵制,按年龄、身体、体力、来历、品行五个条件挑选,合格者家免差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