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百科之音)

唐代佛像艺术的繁荣鼎盛

时间:2020-04-19 23:14:58

中国的佛像艺术在北朝后期出现了化的“秀骨清像”,后又向方正肥圆发展。在代,不仅继承了这些风格,还逐步面向现实,汉化的倾向也更为明显。河北曲阳出土的81尊隋代佛像,就反映了这些特点。

唐代佛像艺术的造型,更进一步以现实人物典型为依据。很显然,佛像的这一从出世到入世的进步,是伟大的变革和巨大的飞跃。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大师刘开渠先生说:“隋唐的许多菩萨、供养人,虽然以佛教为题材,但形象的神态自如、肌肤丰润、轻纱透体、备极人性的健康和美丽。”因此,可以这样说,唐代的艺匠既热忱地颂扬了佛国世界的庄丽,又对现实生活的美好加以讴歌,唐代佛像艺术的鼎盛就是建立在这个出发点上的。

但是,一种艺术的发展和衰弱总有多方面的原因。唐代的佛像艺术,最鼎盛繁荣的是唐代的前期。公元8世纪下半期以后,由于安史之乱和武宗灭佛等原因,佛像艺术又遭受到一次打击,但这时的佛像艺术已扎根于中国广阔土地上,根深叶茂,并已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唐代佛像艺术繁荣鼎盛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1.帝王的倡导

唐高祖与佛教有缘,在他当皇帝后下诏在京城建三座佛寺,在诸州(相当于现在地区一级)各设一寺,作为首批官办佛寺。唐太宗李世民,继帝位后立即“度僧立寺”,下诏在全国交兵之处为死难将士做功德,从他的时代“贞观之治”到武则天唐玄宗期间的“开元盛世”,唐代的佛像艺术发展到了高峰。

公元650年,唐高宗李治接替李世民帝位,下诏在各州再设一佛寺,一道观。如麟德三年(666年)下诏各州建开元寺和龙兴寺,作为官办佛寺,著名的洛阳龙门卢舍那大佛也在这期间开凿。

公元670年,当时身为太后的武则天命薛怀义、法明制《大云经》,称武后是“弥勒下凡”,鼓动各地造弥勒佛。该年9月,改唐为周,不久诏令两京(长安、洛阳)及诸州各设大云寺一所,并在宫内设佛事道场,诏令造巨大的白司马坂大铜佛。

唐代的24位帝王除了公元841年继帝位的唐武宗对佛教排斥外,其他帝王都支持和倡导建寺造佛。帝王的推波助澜,对佛像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高僧的弘传

从唐代开基到武则天时代,唐代的疆域辽阔,边境安宁,海陆交通畅行,中国、印度和日本高僧的往来十分频繁,佛像艺术的交流、引进、输出空前活跃。如最著名的有玄奘义净、王玄策等印度取经像;中国鉴真等高僧渡日;日本“入唐八家”等高僧约有几千人到唐朝留学取像;印度的僧人不空和金刚智在唐玄宗时传入密宗佛像,成为中国佛像艺术的又一新兴品种,就是多头多臂、神态多变的佛和菩萨形象。

由于中外高僧的弘传,中国佛像艺术不仅更多地吸收了外来营养,融合丰富了本国佛像艺术,且又传播到包括东北方渤海国、高丽(朝鲜),西南方吐蕃(西藏)、南诏(云南)及日本、越南等国家,形成了东南亚佛教文化圈。

3.宗派的革新

公元8世纪中期的唐玄宗时期,印度密宗佛像的传入,对中国佛像艺术来说是新品种的增加,但这时期对印度佛像艺术来说却是一个倒退。印度本土佛像艺术的婆罗门神像化,变得怪诞和不可思议,且更远离现实;而在中国的佛教和佛像艺术,在不少得道高僧的倡导下作了更适应中国国情民风的宗派改革,如把外来的大乘、小乘教理结合成一体,产生了中国独特的禅宗、净土宗等。以净土宗为例,由道绰禅师(562-645年)创立,在信徒中宣扬阿弥陀净土,提倡“观像念佛”,只要诚心都可成佛。他到长安光明寺后亲自绘《净土变》300余壁,他的弟子善导大师(613-681年)也以《净土变》绘画向信徒们说教,此后代代相传。中国的佛教宗派和佛像艺术始终立足于面向现实人生,成为庄严国土、利乐人间的文化宝藏。

慧能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生于公元638年,76岁圆寂。他不主张像北魏菩提达摩那样坐禅,提倡“顿悟成佛”,人人皆可成佛。于是,创造了许多菩萨和罗汉。

由此可见,唐代佛教宗派的革新既顺应了中国的民族传统,又是促进中国佛像艺术民族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4.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中国佛像艺术的发展和鼎盛,不仅与唐代统一稳定的政治相适应,更与唐代的浓厚经济实力相联系。

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前后的“开元盛世”,唐代的户口从380万户增加到891万户。其间,相隔仅百余年。我国著名的诗人杜甫李白及一大批画家、雕塑家都生活在这个时代。着意反映时代盛世的佛像艺术在“以丰腴为美”的审美观念推动下,造像圆润饱满,宽妆高髻,菩萨胁侍身躯俊美,天王力士神气昂扬,佛教造像的内在性格与外型的美感,和人间世界对美的追求理想是一致的。

艺术是时代的镜子。我国历史上造大石佛,铸大铜像也都以唐代为最著名。这是因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发展佛像艺术的支柱,而唐代佛像艺术的精神风貌,也是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