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百科之音)

魏晋南北朝佛教造像的特点

时间:2020-04-19 23:18:56

北朝的中国佛像艺术是中国造像艺术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中国造型艺术的历史都几乎被佛教造像所包容。

这时作为新崛起的佛教造像艺术,如果与代的中国传统造像艺术相比较,不难发现汉代古朴、持重、深沉的风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人物的比例拉长,动态活跃,色彩丰富,题材多样,成为这一时期新的造型艺术的形式。

魏晋南北朝的佛像艺术包括了佛寺、石窟的石刻造像、金铜造像、佛寺壁画及绣像等。造像技艺已很丰富,如《梁·高僧传卷五·道安传》记载:“东晋时前秦符坚遗使送来外国金箔倚像一尊,金坐像和结珠弥勒像各一尊、金缕绣像、结成像各一张,每逢法会即列诸尊像。”佛像的题材主要有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及多宝佛、阿閦佛、弥陀佛等;菩萨则有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思维菩萨、供养菩萨、力士及《佛传》、《佛前生》等,其中最有时代特征的是坐着的交脚弥勒和男性化的观音。他们都以印度传来的佛像为依据,但也有已穿上当时服饰的。佛的形像一般都比较高大,且居于寺庙石窟中心,身后有神光,上下雕有中国化的飞天,用意是用艺术环境渲染天国乐土而引人入胜。而菩萨则以中国少妇的形象为依据,宝冠花饰,妩媚动人。在这个灾难深重的年代里,未来世界的“天国”和佛菩萨的微笑抚慰着芸芸众生的心灵,在这个动乱悲壮年代里的中国佛像艺术,具有雄壮悲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