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后代敬称孔子或孔夫子。生于鲁国陬邑,祖先为宋国人,东周春秋末期鲁国的教育家与哲学家,曾在鲁国担任官府要职。孔子为儒家创始人,其德性论五行思想(仁义礼智信)对邻近地区,如:朝鲜半岛、琉球、日本、越南、东南亚等有深远影响,此等地区也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孔子在世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由董仲舒倡议,汉武帝施行“独尊儒术”政策,后世统治者或孔教信徒陆续尊称孔子为圣人、文圣、至圣[8]、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9]、万世师表[10]。道教称号:太极上真九疑主宰文昌皇人玄圣道君、东海广桑山真君、阐猷大帝、兴儒盛世天尊。
而一般对孔子的惯用敬称为孔夫子,英语等西方语言中的Confucius则是“孔夫子”(Con-Fu-Ci)的拉丁语化。
北京孔庙孔子像
主条目:孔子世家大宗世系和孔子诞辰日
孔子为鲁国人,远祖是殷商王室,武王克殷后,他的祖先分封到宋国。
其十六世祖是殷商帝乙,十五世祖为宋国第二任国君宋公仲,十二世祖是宋前闵公,十一世祖弗父何让位给弟宋厉公,拜为宋国上卿。七世祖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灾逃到鲁国的邹邑定居,作鲁国的大夫。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邹邑,为邹邑大夫。叔梁纥与原配施氏连出九个女儿,他望子心切,于是续娶一妾,得一子名孟皮,却脚有残疾。叔梁纥在七十二岁时三度娶妻,娶了十八岁的颜征在[来源请求],由于婚姻不合礼制,被史书称为野合,约在鲁襄公廿二年(公元前551年)生下孔丘。颜征在曾私下至尼丘山祭祀尼丘山神以求子,故取名丘,字仲尼。
三十五岁时,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击败,逃到齐国,孔子便离开鲁国到齐国,为高昭子家臣。孔子曾与齐太师谈说音乐,闻习韶乐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他日又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在节财。”景公想封孔子为尼谿田大夫,遭齐相国晏婴进言劝阻,晏婴认为孔子会干扰齐国的文化。后来得知齐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没有办法,只好辞退孔子,孔子则重回鲁国,聚徒讲学。
鲁定公九年,51岁的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一年后做季孙氏司空,再升为鲁国大司寇,期间行摄相事。
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在行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21]
鲁定公十三年,孔子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策划实施“隳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季孙氏之费,后没能围攻孟孙氏郕邑,功败垂成。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诛杀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但有看法认为少正卯事件是受到法家思想影响的后世学者所杜撰。[22][23]
由于孔子治下鲁国颇有起色,引起齐人警惧,齐大夫黎鉏设计,向鲁赠送女乐文马使鲁定公不问朝政,并让孔子与鲁定公、季桓子等人之间在道德与政策上的分歧难以弥合,最终孔子去鲁仕卫。
离开鲁国以后,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然而均未获重用。其间,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险。
孔子到了卫国,在前往陈地时,途经匡城,颜刻举策指著郭外缺口说:“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因孔子身材高大,被匡人误以为是鲁国的阳虎,而遭围捕。子路感到愤怒,夺戟准备交战,但被孔子阻止。过程中孔子曾与颜回失散,一度以为颜回已死。
卫灵公提供孔子与仕鲁时同等的俸禄。[24]居住一段时间后,遭人诬谄而离开。
孔子在蒲城滞留几个月后返回卫国。拜见卫灵公夫人南子时,孔子朝着北面,低头俯地,不正视;夫人南子亦于帷幕中再拜孔子。子路得知后,为此事甚感不满,表面上不说,但孔子心里明白,孔子便对着子路向天发誓说:“我如果不对的话,就让老天厌弃我吧!”数月后,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孔子为次,其余官员在后,招摇游市而过。孔子对此事引以为耻,颜刻问有何耻辱,孔子感叹:“我从未见过像爱好美色那样爱好道德的人啊!”[26]便离开卫国。
孔子到了宋国以后,在大树下和弟子习礼。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将大树拔除。弟子打算尽速离去,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在郑国时,与弟子失散,孔子独自站立在郭东门。有人告知子贡,东门有人仪表像丧家之犬。弟子终把孔子寻回,并将此话告诉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周敬王三十一年(鲁哀公六年,前489年)壬子,吴伐陈、楚伐蔡之际,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随即出发。陈、蔡大夫惧怕孔子为楚国所用,便将孔子围困在陈、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绝粮七日,许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旧讲诵不绝。后来派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接孔子。
颠沛流离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前483年,独子孔鲤先孔子而死[27]。前481年,颜回先他而去世。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后孔子向季康子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公元前479年3月9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儒略历3月9日,格里历3月4日,夏历二月十一),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会针对不同的弟子与不同的时机来讲述“仁”,因材施教。大致来说,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说的“忠恕”二字而已。孔子又说:“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在告诉我们“仁道”就是真诚踏实,切忌浮夸不实而违逆正道。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这种“仁”,是有等级的。礼指的是周礼,这种礼是分为天子、公、侯、伯、子、男等不同等级的人使用的物品,行礼,音乐皆有各自使用的方法不能逾越。
孔子认为贵贱有序,亲疏有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是恒定的,不可打破。
君子与小人虽然是以身份地位区分开来的,但孔子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修养和境界。对此孔子有很多说明,如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方法,有着丰富而精微的内涵,并提出(“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的说法,表示端正服饰是君子的重要大事。近百年来,不少人反感于中庸,大概是将它误解为同流合污、媚世自是、毫无原则的伪君子行径,其实这样的乡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他说:“乡愿,德之贼也。”他认为,如果不能达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毕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孔子又说:
孔子主张育德为先,后以全面发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中庸就是以中为用的意思,意义就是折中、平衡、不偏不倚,力戒片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温而厉, 威而不猛”。
权变:孔子强调执中但并不执泥强调不要顽固可以变通,“可与立,未可与权”“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治理:孔子怀念周公,欲从周礼,希望“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主张德治与礼治,用礼乐教化治理国家,政令刑罚居次。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经济:孔子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反对季康子的以田赋,展现了保守的立场。
宿命论者:“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字面意思是天是不可违抗的,得罪上天就无可挽回了。
天命观:孔子提出君子要“知天命”,“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知天命是儒家思想特点。
有神论者:“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信鬼神才讨论鬼神,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是肯定的,但是孔子注重现实把鬼神的事放在第二位。
“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又衍伸出两种说法。
无神论:近代儒学研究者所提出的看法。
不可知论:由于孟子之后的儒家学派倾向理性主义的结果,在解释孔子思想时,着重于不可知论并摒弃掉“天”的人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