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百科之音)

唐灭东、西突厥之战

时间:2020-03-08 19:07:46

唐灭东、西突厥之战(620年-657年),是7世纪唐朝初年时同突厥分裂后的两个汗国东突厥和西突厥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主要的战役和事件有五陇阪之战(624年)、泾阳之战和渭水之盟(626年)、定襄之战(629年)、阴山之战(630年)、庭州之战(651年)、唐灭西突厥之战(657年)等。战争期间,唐朝由开始的安抚和防御转为进攻,加之突厥内部的分裂和内乱,唐朝在薛延陀的帮助下于630年击败东突厥,又于657年彻底击败西突厥,俘虏东突厥颉利可汗和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导致了突厥汗国的灭亡。漠北为薛延陀所占,而唐朝在原东、西突厥其它领地分别设立都督府和都护府。

6d9fb01fd3e14391a1021469a43ca189.jpeg

背景

突厥兴起

突厥是位于今蒙古国和今日中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6世纪活动于金山(今阿尔泰山)。突厥于552年完成统一,以漠北为中心建立突厥汗国。之后,突厥汗国逐渐发展壮大,版图扩大东自辽海,西至里海,南自蒙古戈壁,北至贝加尔湖,东西长万里,南北五六千里。汗庭(首都)设在于都斤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

壮大的突厥国同北齐、北周、朝(581年建立)是邻国,经常发生边境冲突,重大的战役有突厥攻隋之战(581年),隋反击突厥之战(583年),隋击突厥之战(599年),杨素击突厥之战(602年),李渊击突厥之战和隋王仁恭击突厥之战(616年),突厥攻扰阳之战(617年)等。其中,583年隋朝在对突厥的战役中获胜,诱发突厥内部分裂为西突厥汗国和东突厥汗国,西突厥以达头可汗和阿波可汗为可汗,而东突厥以沙钵略可汗为可汗。[1]东突厥于585年归附于隋朝,之后隋朝曾几次联合东突厥对西突厥汗国进行军事行动。

隋末丧乱

隋炀帝杨广在位前期因为要制服连年大规模频繁寇掠边境的高句丽,在准备多年后于大业八年(612年)大业九年(613年)大业十年(614年)先后三次讨伐高句丽,其中于大业八年(612年)的第一次讨伐高句丽遭受大败,使当时社会矛盾急剧激化,农民造反不断发生,使隋朝国力逐渐衰弱,最终被叛军于618年所灭亡。启民可汗之子始毕可汗趁中原内乱之机于612年隋炀帝征高句丽失败后反叛隋朝,并于615年率10万骑兵攻隋,围困隋炀帝于雁门(今山西忻州代县)一月余,后撤围退兵。次年(616年)再次进犯攻马邑(今中国山西朔州),被唐国公李渊击退。另一方面,地方割据势力同时借助突厥的力量消除敌对势力,引突厥兵入寇,如李渊向突厥称臣,刘武周、梁师都引突厥攻唐等,其间突厥对中原的袭击事件有记录的共67起。

唐与东突厥的战争

唐高祖德元年(618年)建立唐。在之前和最初的几年中,李渊为解除后顾之忧,集中精力对付中原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对突厥称臣,启于东突厥始毕可汗曰:“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

战争初期

尽管如此,突厥仍不断入侵,特别是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9月突厥入侵凉州(今甘肃武威市),劫掠人口数千名,标志着唐朝与东突厥战争的开始。唐朝因为中原尚未平定,通过献礼和和亲安抚突厥颉利可汗(于621年继位)。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唐军终于平定四方,统一全国,开始商议反击突厥的战争。同年,东突厥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顷其全部人马,入侵唐。闰七月,唐朝有人提议迁都躲避突厥入侵,李世民反对,李渊决定不迁都,并于二十一日派遣李世民出豳州道抵御突厥。八月十二日,双方在五陇阪(今陕西彬县)交锋,称五陇阪之战。李世民用反间计,联合突利可汗离间颉利可汗,使突厥退兵。这一年是唐朝正式对突厥作战的开始,因此也有人认为唐与突厥的战争开始于此时。之后,唐朝和东突厥在今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境内多次交锋,多为东突厥进攻,唐朝防守,双方互有胜负。

渭水之盟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唐朝发生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当时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不久李渊禅位,李世民继受皇位。八月,东突厥伺机入侵,攻至距首都长安仅40里的泾阳(今陕西咸阳泾阳县)。此时唐朝政局不稳,唐太宗李世民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骑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又赠予金帛财物,并与之结盟,突厥兵于是退去。这就是渭水之盟,唐朝对突厥的战事跌至谷底,此事也坚定了李世民反击突厥的决心。

此后不久,东突厥内部出现分裂。反对颉利可汗的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落对其变革国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满,另立薛延陀为可汗。突利可汗也暗中与唐联络,并与颉利可汗决裂。同时东突厥又遇到大雪气候,牲畜大多被冻死饿死,突厥势力渐弱。而此时的唐朝政局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唐太宗也积极进行对东突厥的备战,甚至允许军士在显德殿内习武,培养了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同时,唐朝还取得了恒安(今山西大同)、朔方(今内蒙古乌审旗)等进攻东突厥的基地。唐朝反击东突厥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定襄袭击战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代州(今山西代县)都督张公谨提出进攻突厥的六条有利条件,坚定了唐太宗出兵反击突厥的决心。十一月二十三日,以东突厥进扰河西(今甘肃酒泉、张掖一带)为借口,唐太宗派遣李靖、李世

阅读更多关于: 唐朝的故事 突厥的故事 西突厥的故事 东突厥的故事

    唐朝的故事

  • 唐朝乙巳占作者李淳风人物生平简介

    唐朝乙巳占作者李淳风人物生平简介

    李淳风(602-670年),道士,道号黄冠子,岐州雍县(今陕西宝鸡岐山县)人。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说,是《推背图》的作者之一。
  • 唐代名称由来 唐朝名称原来是这样由来的

    唐代名称由来 唐朝名称原来是这样由来的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封李虎之子李昞为唐国公,后由李昞之子李渊继承爵位。在建国之后,以唐为国号。
  • 唐与高句丽的战争

    唐与高句丽的战争

    唐与高句丽的战争(韩语:고구려-당전쟁,高句丽-唐战争、韩语:여당전쟁,丽唐战争)是7世纪发生在高句丽和唐与新罗联军之间的战争。由于唐与新罗联军的长年征伐,加之高句丽内部发生纷
  • 唐灭东、西突厥之战

    唐灭东、西突厥之战

    唐灭东、西突厥之战(620年-657年),是7世纪唐朝初年时同突厥分裂后的两个汗国东突厥和西突厥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主要的战役和事件有五陇阪之战(624年)、泾阳之战和渭水之盟(626
  • 再论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 —— 如今了然识所在

    再论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 —— 如今了然识所在

    《李白与杜甫》, 不是一部纯粹的学术著作 , 而是一部以学术研究之名 , 自我反省、自我总结、愤时感世之作。郭沫若借李白与杜甫之躯 , 对自己进行了沉痛而严酷的解剖。对知
  • 论郭沫若的李杜研究

    论郭沫若的李杜研究

    郭沫若的一贯思想 :喜欢李白 , 不甚喜欢杜甫。《李白与杜甫》:性情、理智交融的产物 , 其学术价值 :1 .透过李白与杜甫的经历和遭遇 , 生动展现唐代社会在开元天宝 70年间由
  • 唐朝与南诏的战争

    唐朝与南诏的战争

    唐朝与南诏的战争,是8世纪、9世纪间唐朝和南诏进行的三次战争。
  • 晋阳起兵(太原起兵、太原起事)

    晋阳起兵(太原起兵、太原起事)

    晋阳起兵,又名太原起兵、太原起事,是隋朝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县,隋炀帝建有晋阳宫)留守、唐国公李渊在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夺取长安,为次年建立唐朝奠定基础的事件。
  • 渭水之盟(渭水之辱)

    渭水之盟(渭水之辱)

    渭水之盟是玄武门之变之后唐太宗李世民与围攻长安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又称渭水之辱。
  • 自由的呼唤 积极的精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题探讨

    自由的呼唤 积极的精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题探讨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是高中语文教材。在《教学参考书》中对于这首诗一些诗句的评价不够完整。“逃避现实”、“思想消极”的说法不够客观 , 研究作品要从整体入手

    突厥的故事

  • 唐灭东、西突厥之战

    唐灭东、西突厥之战

    唐灭东、西突厥之战(620年-657年),是7世纪唐朝初年时同突厥分裂后的两个汗国东突厥和西突厥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主要的战役和事件有五陇阪之战(624年)、泾阳之战和渭水之盟(626

    西突厥的故事

  • 唐灭东、西突厥之战

    唐灭东、西突厥之战

    唐灭东、西突厥之战(620年-657年),是7世纪唐朝初年时同突厥分裂后的两个汗国东突厥和西突厥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主要的战役和事件有五陇阪之战(624年)、泾阳之战和渭水之盟(626

    东突厥的故事

  • 唐灭东、西突厥之战

    唐灭东、西突厥之战

    唐灭东、西突厥之战(620年-657年),是7世纪唐朝初年时同突厥分裂后的两个汗国东突厥和西突厥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主要的战役和事件有五陇阪之战(624年)、泾阳之战和渭水之盟(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