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百科之音)

东周

时间:2020-01-26 17:54:12

东周(前770年至前256年),是历史上对国都东迁以后的周朝的称呼,相对于之前国都在镐京的时期,即西周。东周也是“春秋时代”的开始。

Chunqiu_map-zh-classical.png

东周京都于前770年自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东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传25王,前后515年。

周幽王死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他即位第二年,见镐京被战火破坏,又受到犬戎侵扰,便迁都雒邑,史称“东周”,以别于在这以前的西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春秋时代”;东周的后半期,周天子地位渐失,亦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战国时代”。

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加上被指有弑父之嫌,在诸侯中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边境的外族又乘机入侵,周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诸侯对四夷侵扰则以“尊王攘夷”口号团结自卫,战国时代徐州相王、五国相王后各大诸侯纷纷僭越称王(、越、楚三国春秋时代已称王),周王权威进一步受损。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发生“子带之乱”,襄王不能平,求救于文公,文公诛叔带,遂为伯而得河内地。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襄王为晋文公所迫,于河阳践土会盟。

周定王元年(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欲观九鼎。定王使王孙满应设以辞,楚人遂去。

周赧王时,东周国势益弱,同时内部争斗不休,以至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赧王迁都西周。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借道两周之间攻韩,周人两边都不敢得罪,左右为难。东西两周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9]。至赧王六十年(前255年),西周国为秦所灭,赧王死,七年后,东周国亦为秦所灭。

历史

春秋时代

春秋时代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

一般而言,春秋时代从周平王五十年(前722年)起,直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春秋时代应到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原因是即使到三家分晋,除秦、楚、齐等国外,还有其他大小王国。

战国时代

由三家分晋,春秋时代结束,直到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这段时间,一般称为战国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东周王朝在战国后期(前256年)即已被秦所灭,所以战国时代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里面。

政治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这一转变是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东周基本上进入了铁器时代。

在东周时期,铁器被广泛使用。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人口不断成长,原来各诸侯国之间的无人地带,已不存在。各国因争夺土地或者水利资源,冲突时起。铜钱开始流行,甚至在楚国还出现了金币—郢钱,出现一定的商品经济和商人阶层。教育向平民普及。贵族与平民间的界限也被冲破。社会产生了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周王朝建立的宗法封建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这一变化。